央广网北京7月21日消息(记者丁飞)据中国之声《央广新闻》报道,商务部今天召开例行发布会,发言人沈丹阳介绍上半年外贸运行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。
今天(21日)会上首次发布上半年我国遭遇贸易摩擦的总体情况,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表示,目前我国仍然是国际上贸易救济设限的首要目标国。
今年上半年,我国共遭14个国家或地区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37起。案件数量比去年同期下降30%;涉案金额35亿美元,也同期下降了34%。所以,无论是从案件数量还是从涉案金额上,总体出现下降趋势。
值得注意的是,G20国家是对我发起贸易救济调查的主体,占比高达81%,其中,美国以6起案件居首,拉美国家对我国立案呈上升趋势,同比增长27%。占比达38%。具体领域,五金、化工、轻工产业是贸易摩擦的多发领域。
沈丹阳表示,涉案工业制成品的国内产能严重过剩,导致出口增长过快,而被设限。从趋势上,统计发现,高科学、高附加值的出口产品遭遇设限,呈增长态势,值得关注。这表明,一方面世界经济复苏曲折艰难,一些经济体和产业仍然倾向于寻求传统的贸易救济措施的保护;而另一方面,我国稳步开展交涉和磋商,商协会和企业通过积极应诉的维权意识和能力也得到提高。
此外,除此前已经发布的上半年进口出数据、对外投资和吸引外资情况外,商务部今天还发布,上半年共收到经营者集中反垄断案件申报160件,同比高速增长了55%。其中审结156件,153件是无条件批准的。
从行业看,制造业仍然降息超过5成的比例。这种方式,依然是外国投资者对华投资的主要交易模式,境内企业间的订购同比有所增长,而中国企业赴海外订购成为新的亮点。